close



一般的人在已經修行有一段時間的之後


通常有真正認真依照經典上所教的在修持的人


這種人應該在生活上有多多少少產生好的變化了


若是因前世的業力太重,仍無法在生活上有立刻改變的話


大部份的人至少在心境上也有了不是那麼苦的感覺


這就是「境未轉,心已轉」了


因為「真正」相信因果的修行人,就會知道一切的不順是自已累世招來的


很多時候是無法去怨天由人的,若是以這種的「心」在走修行路


因為「心念」的改變,產生了不逃避、不推卸、不責備他人的想法


心牽動了身上氣場的轉變,所以無形中從「壞」轉變成「好」的磁場


也就是「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」


 


可是也因為如此非常的要求自已生活上行為的修持


所以在處理事情的時候,就容易產生了「人際關係的不圓融」


了凡四訓中曾提到:「地之穢者多生物,水之清者常無魚」


這是說到,喜歡潔淨,本是好事;但不可以過份,過份反而成了怪脾氣


不潔之地反而能生萬物,很清淨之水,反而養不住魚


就像是過份的要求潔淨,反而就變得不近人情了


修行上,不是要求,要做到的是反而包容


那有也人問說,是不是見到親人不好之處,不要理會呢?


那也不是如此,可以口氣婉轉的提醒,但對方不接受,也不去強迫對方接受


只要想可以做些什麼幫助他?可以讓他不會被不良的習性所害


絕不是置之不理,因為那不是真心為他著想


 


像是夫妻、男女朋友之間,因為會有誰付出的多?付出的少?產生比較心


或是自已有守五誡,就反過來要求對方也要做到~


自已開始吃素,就也會要求先生或是太太也要一起吃素~


自已唸經修持,也要求對方也應該去吃素消業~


自已相信因果,也要對方一起相信並與和解因果~


很多的要求,一心是認為為了對方好才說的


可是常常反而受傷更重,因為對方的反對、與不認同


就覺得對方不愛自已,開始覺得自已在對方心裡沒有地位


因為為對方好的做的事、說的話,對方都不照自已的意思去做


 


若是對方採取不干涉但也不支持還好,認為每個人有信仰的自由


但是碰到對方較強勢,反過頭來反對的話,爭吵就開始了


其實這就是「人性」,就因為太親近了,通常會對對方的缺點看得更清楚


所以當對方為了反駁自已的話,也就相對的更嚴厲了


規勸對方的好意,常常失了焦,變成了互揭傷疤的爭吵


當被對方指責時,心理產生抗拒或與對方吵架、爭執,都是於是無補的~~


因為對方並不知道修行的好,在對方還沒有感受的時候


只要多多的改變自已,讓自已在渡對方的時候,氣氛是合協的


因為太過親近時,說話反而沒有了禮數,無形中用指責、數落的口氣


當然對方無法接受,因為會為了面子問題,為了反對而反對


不論是那種人、那種個性,都有他一定的機緣


不必太過強求,只要自已不要先放棄要渡對方的念頭


先做到包容對方,發自內心的為他好,對方自然會感受到的


累積自身的福報到一定的程度,就算你不要求對方


對方也會看到你的改變,而願意修行的~~~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桂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