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,自信心所產生的力量
可以突破在修行之中所碰到的種種障礙,很多的修行者
若都是持此信念,去排除萬難,心境上不會隨著境轉
很多的時候可得修行上、生活上、行道上的圓滿
但是「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」,信心也非常的容易成為行道上
的無形之障,因為若沒有智慧之自信會成為固執障
但是一般剛入門之修行者常常都會堅乏信念
而無法產生修行之信心,左右搖擺不定
因為人心被身上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所接觸的種種事後
由意識產生了思惟,再由思惟反應至心靈,產生了心理作用
這時就有正、邪兩種念頭而起,而理智有正念者
則會時時的省思心念、將這種正、邪兩念之邪念將之適時的
利用種種方法將之轉換,例如:用誦經之力量將之導正、
或是靜坐反省用明心見性之法將之掃除、也有利用接觸善書、善人
將自身的心念得以轉變、也可用行三佈施用功德之力轉磁場變化......
真心面對接觸的人、事、物得後,從中得到了生活、修行之智慧
再由積極進取和不斷的付出、累積功德而得其應得之生活上
或是修行之道.......等的種種之所求
而邪念之者,因沒有正念,也不知道修行的真實意義
常在心中產生種種的執念、例如:貪念、爭念、妄念、奪念、不平之念
影響了自身修行不打緊,更可能給剛入門之修行者看在眼裡
產生了對修行的排斥,對修行的觀念徧差,無形中阻礙了別人的修行路
而因缺乏修行正念,故修行之信心難以維持,若逢挫折
心志上就會容易一蹶不正、難以面對事實,最終而行道不成
因為心念上沒有變,心中仍藏著五毒、六賊
心就難以清靜,無法清靜,念經、念佛也沒有用
因心沒有轉變、仙佛如何與其感應呢?
這時並沒有因修行去消累世業,反而增加了許多現世的新業
產生了許多的諸事不順,因沒內心修起,所以沒了智慧
而開始對凡事產生了怨天由人之念,修行人不可不慎也~~~
所以自信是可以達成生活上和修行、修煉上的圓滿
但是沒有正念、沒有智慧,就容易成了修行人之固執障礙
反而被自身的心魔所控制,難以修行上有所成就
正念如何產生?可先從念一般淺顯易懂的經例如:玉皇真經、太上感應篇.....
從中去了解、去修持,做到身、口、意都時時警惕自己
智慧則需要從生活上困境而得的,碰到因難解決之後就是經驗
心境上的轉變則是智慧,事事順利之人不容易得到智慧
玉清元始天尊啟智通靈真經提到:「善惡之人。形體雖同。性隔天淵
。似水清濁。惡與濁。乃陰氣之 凝重而下墜。善與清。乃陽氣之結
。輕而上昇。此理能知。大道自通也。」
所以經典上有說道,心之善念,對於修行人是非常重要之理
雖然無法肉眼去判斷善、惡之修行人,因善惡之人看似相同,外表並無差別
但是因「心念」所產生之個性卻有天差地別的不同
善念之人,與其相處自在清靜,對自身之靈性、修行有所提昇
惡念之人,與其相處格格不入,對自身之靈性、修行沒有幫助
能不能用修行去讓身上之磁場轉換?須以正念、善念之行功立德
時時守正念、善念就與天道之理不遠了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