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祭關:
小嬰兒出生,依照民俗編排一份四柱八字,須注意是否犯了命理學中俗稱之「關煞」,對於查出之關煞嚴格遵守其禁忌,為人父母尊長者方能高枕無憂,享含飴弄孫之樂,小孩健康好帶,大人自然輕鬆愉快,而這些「關煞」就由法師、或道士祈求禳解的科儀,稱為「禳官煞」或「禳關渡煞」,簡稱為「祭關」。有些「關煞」會隨著年紀不需「祭關」,但是有些「關煞」卻是一輩子都要小心,所以現在的「祭關」法事是不分大人或小孩的,所以通常法師或道士都會建議全家人都要「祭關」保平安。
「十月懷胎須謹慎。一朝分娩事關大」,在醫療條件落後的中國古代,懷孕、分娩是一件既神聖又恐怖的事情;「添人進口是喜事。茁壯成長有保証」,在嬰幼兒時期,是人生命最脆弱的階段,需要各方面細心的呵護;所以為了抵禦育嬰兒的風險,自然對嬰兒時期有著豐富的看護經驗,對幼兒時期的成長、認知的「全盤接受」外界信息的照顧導引,有着諸多的注意與禁忌。加以雖有很高的生育率,小孩的養育卻很不容易,三災四痛,在所難免,有時甚至鬧到十分凶險的地步;民間認為那是小孩子撞上了關口,惹動了某一凶神惡煞,於是便向懂得面相的人、或法師、或道士祈求禳解的科儀,稱為「禳官煞」或「禳關渡煞」。據說,影響小孩健康成長的關隘,共有三十六關、七十二煞,而到處有凶險,若渡禳不過去,輕則犯災鬧病,重則遭受橫夭。以後,雖然衛生條件有所改善,小孩的成長比過去有保障,但這項祈禳消災的育兒習俗,卻長期的保留下來,再經過術數的推演,首推的就是-「袁天罡小兒關煞」。
全站熱搜